【領航新征程】上海大筒倉“變身記”

原標題:大筒倉“變身記”



民生碼頭的改造是濱江東岸貫通工程的重要一環,而處於碼頭核心位置的8萬噸筒倉改造,則為工業建築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樣本。雷冊淵攝

每個第一次見到8萬噸筒倉的人,都會呈現出一種仰視的姿態——30個混凝土大筒倉,排列組合成長140米、高48米的龐然大物,靜靜地屹立在黃浦江畔,撲面而來的工業氣息,樸素而厚重。

這裡是曾經號稱“亞洲最大容量”的散糧筒倉,而今卻正經歷著一場蛻變。在建築師的操刀改造下,變身成為“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場館,成為一個當代藝術的“集散地”,昔日繁忙的民生碼頭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條生產線上的人都回來瞭

“開門瞭!開門瞭!走走走……”濱江大道至民生碼頭的入口處,孫群一邊招呼著身邊的老姐妹,一邊被人流推著往裡走,一路上難掩興奮。聽說自己曾經工作的地方被改造成瞭藝術展館,從上海港民生裝卸公司退休十餘年的她,與老同事們相約,一大早就從閔行趕來參觀。

這裡,便是孫群和同事們工作過的地方,曾經號稱“亞洲容量最大”的散糧筒倉——

充滿工業時代烙印的混凝土筒倉靜立江畔,形成一排連續而厚重的立面,與楊浦濱江隔江相望;步入其中,30個銹跡斑斑的圓錐體漏鬥,保存瞭糧倉原本的風貌,仿佛還能看見昔日傾瀉而下的散糧;攀手扶電梯而上,透過玻璃幕墻,江水悠悠盡收眼底,楊浦大橋如虹似練。

筒倉周圍的露天場地上,金屬架構雕塑、木質結構作品在展館周圍呈現,延續空間的想象;一旁輔樓上,“disCONNECTION”(斷裂)和“thisCONNECTION”(連接)的雙關字符,提出如何將“斷點”變為連續、開放、可達、舒適的人性化空間的命題,探討著當代城市進程中公共空間的未來……

“以前她在上面負責放糧,我在下面裝包,她負責裝車運走,我們剛好是一條生產線。今天趕巧,又都回來瞭!”往昔筒倉工人幹勁十足的場面,在老姐妹的歡聲笑語中浮現。

追溯民生碼頭的歷史,得尋到上個世紀初的英商藍煙囪碼頭,它是當時遠東地區知名度最高、設施最好的碼頭。新中國成立後,藍煙囪碼頭更名為民生碼頭,而後又經過多次改造,成為上海地區唯一的散糧、散糖專業化碼頭。位於民生碼頭核心位置的8萬噸筒倉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後來,隨著黃浦江岸線產業轉型、工業外遷,筒倉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褪去瞭原有的倉儲功能,退出瞭歷史舞臺。

作為黃浦江畔重要的工業遺存,8萬噸筒倉如何保護、如何改造轉型,成瞭一個重要而難解的命題。

“低姿態”的自動扶梯成亮點

改造民生碼頭的概念規劃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而8萬噸筒倉改造項目的重任,則落在瞭曾因設計上海龍美術館而名聲大噪的建築設計師柳亦春的肩上。

一開始,柳亦春就提出,要最大可能保留筒狀空間的歷史風貌。“從底層可以看到這30個大筒的圓錐體結構,那種排列的秩序感,給我帶來很深的印象。”柳亦春這樣回憶自己第一次走進這座廢棄多年的工業建築時的感受。

將8萬噸筒倉改造更新為“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場館,同時又要兼顧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決:消防和交通。

柳亦春說,為瞭解決密集人流情況下消防疏散的問題,他們在高達40米的頂層,利用4個大筒安裝瞭消防電梯和垂直疏散樓梯,僅供緊急情況下使用。

而另一個“難題”則成瞭本次改造中最大的亮點。

去過8萬噸筒倉參觀的人,一定會對“掛”在筒倉外的自動扶梯印象深刻——黃浦江畔10個巨大的筒倉外,一座晶瑩剔透的戶外扶梯“低姿態”地進入筒倉建築,從三樓開始,每層以8米的高度躍升,直至7樓頂層。這樣,不僅解決瞭遊客的交通問題,全玻璃幕墻的設計也使其成為市民欣賞江景的絕佳去處。

然而,據柳亦春介紹,這座扶梯的落成卻很不容易。按照他最初的設想,扶梯本應安置在筒倉裡面,在筒倉的不同位置,小的展覽空間“飄浮”其中,人們乘著扶梯從一個筒“啪”地一下穿越到另一個筒,觀賞是在半空中完成的,“有時空穿越的感覺”。無奈,因為工期緊張,這個想法最終沒能落地,扶梯隻能“飄”到筒倉外面。

然而,文保專傢卻又提出新的質疑:原本單純的混凝土墻面掛上玻璃扶梯,究竟是激活瞭這座建築還是破壞瞭這座建築?

於是有人提出,能否把扶梯移到筒倉背面。而背面臨街、寬度有限,街對面的高檔住宅又提出瞭隱私保護的問題。

怎麼辦呢?靜電機保養

柳亦春反復思考論證後決定,從筒倉內伸出鋼結構作支撐,這樣扶梯就可以“掛”在新搭的鋼結構上而不損壞筒倉的外立面。最後,方案終於獲得瞭認可通過。

方案確定不久,另一個難題又來瞭。要使扶梯達到最好的透光效果,須使用不含鉛的超白玻璃,為遮擋鋼結構,還要用絲網印刷技術噴上圖案。然而國內有條件生產超白玻璃的廠傢本來就少,安裝扶梯所需的又是4米到6米的超高玻璃,生產周期更長。最後,玻璃直到項目交付的前兩周才到,工期相當緊張。

回憶起當初施工不易,柳亦春仍然心有餘悸:“當時有很多很棘手的問題,比如工人、工具都要從圓錐的下面進入,口子很小,有相當的難度,還好經驗豐富的施工方很給力。”

遺憾和希望

在筒倉北面,一條斜斜的傳輸帶從黃浦江邊直通四層,這便是曾經連接碼頭與筒倉的交通要道,從水路運來的糧食都由此進入筒倉。64歲的唐鴻英回憶:“以前單位效益好,萬噸的大船靠在岸邊,就是靠這根傳輸帶晝夜不停地裝。”

然而,這卻是此次改造中柳亦春的一個遺憾。他本想把這條傳輸帶變成人行扶梯,這樣筒倉和濱江就能夠更好地銜接,“讓在江邊走的人也能自然而然想進來看看。”後因工期緊張,未能實現。

他和團隊還提出瞭“藝術銀行”的設想,將原本儲存糧食的空間變為收藏品儲存空間,不定期向公眾開放展示;結合陸傢嘴的城市定位,利用外高橋保稅區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探索一種儲存、展覽、交易的藝術金融模式……

“今後的改造會是什麼樣?我希望的三個關鍵詞是藝術、日常、事件,以藝術的方式介入場所,給市民帶來日常使用的空間,結合藝術活動充分激發這裡的活力。”暢想未來,柳亦春躊躇滿志:“我想,這次改造是一個‘先鋒隊’,其實現在已經能夠看到力量瞭。至於未來是什麼樣,相信這次積累的經驗、可能性和方向,能讓後面的人更加堅定。”

設計師訪談

解放周一:我們發現,與其他藝術場館較多地吸引中青年人不同,到8萬噸筒倉參觀的人中,上瞭年紀的人占瞭相當大的比例,這是為什麼?

柳亦春:相比於其他略顯高冷的藝術館、美術館,這座建築確實有它的特殊性。一座城市進入後工業時代,伴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勢必會留下大量的工業遺存,而曾經工作、生活在這裡的人與這些工業遺存是有著深層次的情感聯系的。

那些一大清早就趕來排隊參觀的人中,不乏曾經在這座筒倉裡扛過糧食、推過板車的工人,還有更多是在別的地方工作過的退休工人,他們對這樣的建築有回憶、有感情。這就是在我看來工業建築更新改造最重要的價值——不僅僅是空間設計,還是時間設計,新的改造其實也是對這種回憶和情感的延續。

解放周一:對於設計師而言,在大量的工業遺存中,怎樣判斷哪些是有價值保存下來改造更新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標準是什麼?

柳亦春:這些工業建築代表著一個時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上海是全國的工業中心,可以說,黃浦江兩岸的這些工業建築與當時整個國傢的民生緊密相連,它們代表瞭上海的輝煌,也凝聚著上海人的貢獻。

以前說到上海的建築,往往都說外灘、老洋房、石庫門,在我看來,這麼多的工業遺產才是新中國成立至今上海真正的驕傲,應該特別珍視。無論是保存完好的還是破損的,無論是普通的還是有類型學價值的,都留下瞭當時的痕跡,對設計師而言,它們的價值沒有高下之分。針對不同的建築,設計師會有相應的辦法去保留和改造,隻是處理的方式不同而已。

解放周一:時至今日,這些工業遺存應該如何轉型就成瞭一個重要命題。

柳亦春:是的。國際上有個基本共識,比如澳大利亞的《巴拉憲章》就提出,對歷史遺產除瞭保護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它的功能。工業建築的改造更新,首先要充分瞭解這個建築的歷史,從人文脈絡進入,然後才能找到適合它的功能。具體來講,就是改造前一定要有一個功能性的策劃,搞清楚這座建築的歷史是什麼,與周圍環境甚至整座城市的時空關系是什麼。

你想,如果把8萬噸筒倉改造成一個五星級酒店,那一定是要在每層都開很多窗戶的,會破壞筒倉的外立面和樸素感,當然不是適合它的功能。

解放周一:從龍美術館開始,您做瞭大量工業與藝術相結合的嘗試。您認為與藝術展覽相結合是今後工業建築改造更新的一個大趨勢嗎?

柳亦春:在龍美術館的設計中,我們保留瞭110米長的煤漏鬥橋,當初它是為瞭運煤的功能而造的,但現在大傢關註的卻是它的美學價值,我覺得很有趣,這就是工業與文化結合得很好的例證。

其實,保護和改造工業建築的初衷,不就是因為它的文化內涵嗎?在我看來,如果工業建築能夠與文化產業嫁接,是很好的。

任何一個工業城市轉型的重要節點之一就是文化產業的興起,工業生產的退出與人文藝術的興起是前後續接的,工人、機器退出,藝術傢入駐,廠房變成瞭繪畫室、工作室、藝術館……今天我們提倡創新創業,而工業建築的改造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若與藝術結合,就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原標題:大筒倉“變身記”



民生碼頭的改造是濱江東岸貫通工程的重要一環,而處於碼頭核心位置的8萬噸筒倉改造,則為工業建築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樣本。雷冊淵攝

每個第一次見到8萬噸筒倉的人,都會呈現出一種仰視的姿態——30個混凝土大筒倉,排列組合成長140米、高48米的龐然大物,靜靜地屹立在黃浦江畔,撲面而來的工業氣息,樸素而厚重。

這裡是曾經號稱“亞洲最大容量”的散糧筒倉,而今卻正經歷著一場蛻變。在建築師的操刀改造下,變身成為“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場館,成為一個當代藝術的“集散地”,昔日繁忙的民生碼頭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條生產線上的人都回來瞭

“開門瞭!開門瞭!走走走……”濱江大道至民生碼頭的入口處,孫群一邊招呼著身邊的老姐妹,一邊被人流推著往裡走,一路上難掩興奮。聽說自己曾經工作的地方被改造成瞭藝術展館,從上海港民生裝卸公司退休十餘年的她,與老同事們相約,一大早就從閔行趕來參觀。

這裡,便是孫群和同事們工作過的地方,曾經號稱“亞洲容量最大”的散糧筒倉——

充滿工業時代烙印的混凝土筒倉靜立江畔,形成一排連續而厚重的立面,與楊浦濱江隔江相望;步入其中,30個銹跡斑斑的圓錐體漏鬥,保存瞭糧倉原本的風貌,仿佛還能看見昔日傾瀉而下的散糧;攀手扶電梯而上,透過玻璃幕墻,江水悠悠盡收眼底,楊浦大橋如虹似練。

筒倉周圍的露天場地上,金屬架構雕塑、木質結構作品在展館周圍呈現,延續空間的想象;一旁輔樓上,“disCONNECTION”(斷裂)和“thisCONNECTION”(連接)的雙關字符,提出如何將“斷點”變為連續、開放、可達、舒適的人性化空間的命題,探討著當代城市進程中公共空間的未來……

“以前她在上面負責放糧,我在下面裝包,她負責裝車運走,我們剛好是一條生產線。今天趕巧,又都回來瞭!”往昔筒倉工人幹勁十足的場面,在老姐妹的歡聲笑語中浮現。

追溯民生碼頭的歷史,得尋到上個世紀初的英商藍煙囪碼頭,它是當時遠東地區知名度最高、設施最好的碼頭。新中國成立後,藍煙囪碼頭更名為民生碼頭,而後又經過多次改造,成為上海地區唯一的散糧、散糖專業化碼頭。位於民生碼頭核心位置的8萬噸筒倉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後來,隨著黃浦江岸線產業轉型、工業外遷,筒倉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褪去瞭原有的倉儲功能,退出瞭歷史舞臺。

作為黃浦江畔重要的工業遺存,8萬噸筒倉如何保護、如何改造轉型,成瞭一個重要而難解的命題。

“低姿態”的自動扶梯成亮點

改造民生碼頭的概念規劃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而8萬噸筒倉改造項目的重任,則落在瞭曾因設計上海龍美術館而名聲大噪的建築設計師柳亦春的肩上。

一開始,柳亦春就提出,要最大可能保留筒狀空間的歷史風貌。“從底層可以看到這30個大筒的圓錐體結構,那種排列的秩序感,給我帶來很深的印象。”柳亦春這樣回憶自己第一次走進這座廢棄多靜電排油煙機年的工業建築時的感受。

將8萬噸筒倉改造更新為“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場館,同時又要兼顧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決:消防和交通。

柳亦春說,為瞭解決密集人流情況下消防疏散的問題,他們在高達40米的頂層,利用4個大筒安裝瞭消防電梯和垂直疏散樓梯,僅供緊急情況下使用。

而另一個“難題”則成瞭本次改造中最大的亮點。

去過8萬噸筒倉參觀的人,一定會對“掛”在筒倉外的自動扶梯印象深刻——黃浦江畔10個巨大的筒倉外,一座晶瑩剔透的戶外扶梯“低姿態”地進入筒倉建築,從三樓開始,每層以8米的高度躍升,直至7樓頂層。這樣,不僅解決瞭遊客的交通問題,全玻璃幕墻的設計也使其成為市民欣賞江景的絕佳去處。

然而,據柳亦春介紹,這座扶梯的落成卻很不容易。按照他最初的設想,扶梯本應安置在筒倉裡面,在筒倉的不同位置,小的展覽空間“飄浮”其中,人們乘著扶梯從一個筒“啪”地一下穿越到另一個筒,觀賞是在半空中完成的,“有時空穿越的感覺”。無奈,因為工期緊張,這個想法最終沒能落地,扶梯隻能“飄”到筒倉外面。

然而,文保專傢卻又提出新的質疑:原本單純的混凝土墻面掛上玻璃扶梯,究竟是激活瞭這座建築還是破壞瞭這座建築?

於是有人提出,能否把扶梯移到筒倉背面。而背面臨街、寬度有限,街對面的高檔住宅又提出瞭隱私保護的問題。

怎麼辦呢?

柳亦春反復思考論證後決定,從筒倉內伸出鋼結構作支撐,這樣扶梯就可以“掛”在新搭的鋼結構上而不損壞筒倉的外立面。最後,方案終於獲得瞭認可通過。

方案確定不久,另一個難題又來瞭。要使扶梯達到最好的透光效果,須使用不含鉛的超白玻璃,為遮擋鋼結構,還要用絲網印刷技術噴上圖案。然而國內有條件生產超白玻璃的廠傢本來就少,安裝扶梯所需的又是4米到6米的超高玻璃,生產周期更長。最後,玻璃直到項目交付的前兩周才到,工期相當緊張。

回憶起當初施工不易,柳亦春仍然心有餘悸:“當時有很多很棘手的問題,比如工人、工具都要從圓錐的下面進入,口子很小,有相當的難度,還好經驗豐富的施工方很給力。”

遺憾和希望

在筒倉北面,一條斜斜的傳輸帶從黃浦江邊直通四層,這便是曾經連接碼頭與筒倉的交通要道,從水路運來的糧食都由此進入筒倉。64歲的唐鴻英回憶:“以前單位效益好,萬噸的大船靠在岸邊,就是靠這根傳輸帶晝夜不停地裝。”

然而,這卻是此次改造中柳亦春的一個遺憾。他本想把這條傳輸帶變成人行扶梯,這樣筒倉和濱江就能夠更好地銜接,“讓在江邊走的人也能自然而然想進來看看。”後因工期緊張,未能實現。

他和團隊還提出瞭“藝術銀行”的設想,將原本儲存糧食的空間變為收藏品儲存空間,不定期向公眾開放展示;結合陸傢嘴的城市定位,利用外高橋保稅區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探索一種儲存、展覽、交易的藝術金融模式……

“今後的改造會是什麼樣?我希望的三個關鍵詞是藝術、日常、事件,以藝術的方式介入場所,給市民帶來日常使用的空間,結合藝術活動充分激發這裡的活力。”暢想未來,柳亦春躊躇滿志:“我想,這次改造是一個‘先鋒隊’,其實現在已經能夠看到力量瞭。至於未來是什麼樣,相信這次積累的經驗、可能性和方向,能讓後面的人更加堅定。”

設計師訪談

解放周一:我們發現,與其他藝術場館較多地吸引中青年人不同,到8萬噸筒倉參觀的人中,上瞭年紀的人占瞭相當大的比例,這是為什麼?

柳亦春:相比於其他略顯高冷的藝術館、美術館,這座建築確實有它的特殊性。一座城市進入後工業時代,伴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勢必會留下大量的工業遺存,而曾經工作、生活在這裡的人與這些工業遺存是有著深層次的情感聯系的。

那些一大清早就趕來排隊參觀的人中,不乏曾經在這座筒倉裡扛過糧食、推過板車的工人,還有更多是在別的地方工作過的退休工人,他們對這樣的建築有回憶、有感情。這就是在我看來工業建築更新改造最重要的價值——不僅僅是空間設計,還是時間設計,新的改造其實也是對這種回憶和情感的延續。

解放周一:對於設計師而言,在大量的工業遺存中,怎樣判斷哪些是有價值保存下來改造更新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標準是什麼?

柳亦春:這些工業建築代表著一個時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上海是全國的工業中心,可以說,黃浦江兩岸的這些工業建築與當時整個國傢的民生緊密相連,它們代表瞭上海的輝煌,也凝聚著上海人的貢獻。

以前說到上海的建築,往往都說外灘、老洋房、石庫門,在我看來,這麼多的工業遺產才是新中國成立至今上海真正的驕傲,應該特別珍視。無論是保存完好的還是破損的,無論是普通的還是有類型學價值的,都留下瞭當時的痕跡,對設計師而言,它們的價值沒有高下之分。針對不同的建築,設計師會有相應的辦法去保留和改造,隻是處理的方式不同而已。

解放周一:時至今日,這些工業遺存應該如何轉型就成瞭一個重要命題。

柳亦春:是的。國際上有個基本共識,比如澳大利亞的《巴拉憲章》就提出,對歷史遺產除瞭保護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它的功能。工業建築的改造更新,首先要充分瞭解這個建築的歷史,從人文脈絡進入,然後才能找到適合它的功能。具體來講,就是改造前一定要有一個功能性的策劃,搞清楚這座建築的歷史是什麼,與周圍環境甚至整座城市的時空關系是什麼。

你想,如果把8萬噸筒倉改造成一個五星級酒店,那一定是要在每層都開很多窗戶的,會破壞筒倉的外立面和樸素感,當然不是適合它的功能。

解放周一:從龍美術館開始,您做瞭大量工業與藝術相結合的嘗試。您認為與藝術展覽相結合是今後工業建築改造更新的一個大趨勢嗎?

柳亦春:在龍美術館的設計中,我們保留瞭110米長的煤漏鬥橋,當初它是為瞭運煤的功能而造的,但現在大傢關註的卻是它的美學價值,我覺得很有趣,這就是工業與靜電機推薦文化結合得很好的例證。

其實,保護和改造工業建築的初衷,不就是因為它的文化內涵嗎?在我看來,如果工業建築能夠與文化產業嫁接,是很好的。

任何一個工業城市轉型的重要節點之一就是文化產業的興起,工業生產的退出與人文藝術的興起是前後續接的,工人、機器退出,藝術傢入駐,廠房變成瞭繪畫室、工作室、藝術館……今天我們提倡創新創業,而工業建築的改造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若與藝術結合,就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pl353tt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